九月,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硕果累累的季节。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教师节邂逅中秋节,我们又迎来全国第25届推普周,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介绍我院长期致力于民族高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和推广普及工作一线教师——雷富英。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雷富英同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方面用心上好每一门课、在育人方面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在科研方面持之以恒钻研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模范履行教师职责。
一、推普育人有成效
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青海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教师教育学院团总支书记,在育人工作中运用自身应用语言学专业知识扎实灵活地将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推普工作与民族高校共青团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2005年撰写论文《幸福的滋味》在青海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案例(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二等奖;2013年教师节学校举办的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中,雷富英同志的论文《我给藏族学生教汉语》在大会进行了交流;2014年获得共青团青海省委“全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2015年获得校级《从政之要》演讲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多年来,立足青海高校,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选送作品均入围省级复赛。2021年组织学生参加中共省委宣传部、青海省教育厅主办“诵读中国”青海省首届经典诵读大赛,藏族学生获得全省高校组第一名、团队获得第二名和优秀奖的好成绩,雷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组织奖(个人)。通过加强民族高校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和推普育人实践,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课程改革有成果
依据培养对象是师范生的特点,在“三字一话”上狠下功夫,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探索民族高校国家通用语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在《现代汉语基础》、《普通话与教师语言》等课程讲授过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将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语言与国家安全等内容随风潜入夜地融入到课程中。主讲的《现代汉语基础》《普通话与教师语言》两门课程均获校级一流课程,《现代汉语基础》获得校级优秀课程思政类课程;《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获批2022年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讲的《语言与国家安全》获青海省教育厅“全省教育系统安全教育“精彩一课”。10余年来完成课堂教学4200余课时,紧密围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三、教研科研有收获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和推广方面做文章,持之以恒地把论文写在青海大地上。先后发表《民族高校藏族学生汉字教学略探》《民族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与路径探析》论文6篇,《同讲普通话 携手进小康——建党百年青海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实践与启示》入选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青海日报》社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主持完成校级课题《民族院校汉语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等4项、《中华经典诵读民族高校育人途径研究》《民族高校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课程思政实践研究》等青海省语委科研项目3项,主持在研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族师范生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1项、省语委科研项目《民族师范生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路径研究》1项。

四、推普下乡有效果
2016年起受学校委派先后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治多县和曲麻莱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达日县、甘德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河南县等高寒高海拔地区推普送教下乡,对民族地区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进行国家通用语言运用能力及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进行培训,培训人数达2000人次以上。培训的教室里总会涌现琅琅读书声,孜孜勤学影,学说普通话,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好局面,培训效果良好,受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参训教师的一致好评。
